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記者張曉翀)10月22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副理事長、全國社?;鹪崩硎麻L陳文輝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3上海蘇河灣大會上表示,股權投資基金積極參與并購,整合存量資源,推動高質量發展,既能提高股權市場流動性,也將催生出更多投資機會。同時,要著力解決PE二級市場信息不透明、估值難的問題,培養S基金專業團隊評估能力,推動市場形成統一的估值體系。
他指出,股權投資基金支持科技創新產業要把民營科創小企業作為支持的重點。當前,原創性科技創新是我國的攻關重點。過往追趕模仿式的創新活動,具有較高的確定性,但是需要大量資金、人力等資源,大型企業及國有企業有較大的優勢,在實現“我無人有”技術的國產替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原創性科技創新需要大量試錯,失敗概率極高。大企業和國有企業的考核評價體系及決策容錯機制,都難以支撐對此類創新的支持,也不符合股權投資基金要求的風險收益特征。民營科創小企業對創新挫折的容忍度更高,表現出更強的活力和創造力,且融資能力較弱,急需資金支持,正是股權投資基金應做也能做的。另一方面,股權投資基金只要選準科技創新產業賽道,投中真正有發展潛力的初創企業,并做好風險分散,就能夠在支持科技創新的同時,獲得穩定的投資回報。
第二,要大力發展養老金和長期壽險,為股權投資基金積累長期耐心資本。在我國金融結構中,長期股權資金供給偏少,股權投資基金持有期偏短。當前,我國股權投資基金的持有期大致在3.3年,低于國際上5年左右的平均水平。養老金和長期壽險資金是當前我國積累耐心資本首要途徑(國外的捐贈基金、過去的銀行理財資金短期看很難成為重要來源),能夠為我國科創產業發展提供大量長期資金支持。
另一方面,老齡化危機主要是財務危機,隨著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康養等產業發展,老齡化危機中的許多問題將迎刃而解,財務問題將成為養老的首要問題,需要積累大量的養老金來應對。養老金和長期壽險資金投資科創產業,能夠創造高額回報,為人口老齡化危機提供更堅實的財務保障,從而更好地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第三,要加快培育并購市場、發展S基金,切實提升股權市場流動性,讓短錢變長。當前,股權投資基金通過IPO退出空間有限。在歐美股權投資基金實踐中,并購是最重要的退出渠道。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盧茜